博士新闻
 
  热门信息
 
· 激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队伍活...
· 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交流...
·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 提前完...
·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
· 陕西省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研讨会在...
· 首届西部与边疆地区外语研究生学术...
·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考...
· 新版硕博学科专业明年实施 专硕招生...
· 教育部明确人工智能跨学科本硕博一...
· 北京市发布博士研究生引进毕业生管...
  推荐信息
 
·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
·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考...
· 新版硕博学科专业明年实施 专硕招生...
·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在职攻读“马克...
· 2019年教育部三十四项工作指导要点
· 2019年海南医学院获博士学位授予单...
· 关于做好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研究生...
· 中国优秀博士生培养之路任重道远
· 中国首批博士在华东师范大学再相聚
· 中央赴滇博士团走进云南师范大学
博士新闻
 
激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队伍活力:构建新机制探索
来源:中国在职博士招生网 时间:2024-04-26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类型主要分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种,它们在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经 30 多年的发展,已取得瞩目成就,其涉及领域广泛,涵盖多个国民经济行业。如何改革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关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及社会实际需求。

  与注重培养开展学术创新人才的学术学位相比,专业学位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的专业需求,旨在培养具有行业特定职业背景的专业人才,其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及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此,专业学位教育应主要吸纳具备丰富一线实践经验和高水平创新能力的专家参与培养工作,构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双导师制”,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仍存在校外导师选拔途径、行为规范、责权利等方面的瓶颈问题,亟需通过构建校外导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效能。

  制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担任校外导师的政策制度,拓宽校外导师选拔。校外导师队伍路径的拓展需要国家、各行业机构及院校三方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一方面,避免“一刀切”,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机构部门在加强组织纪律把关的基础上,允许并鼓励相关行业人员担任院校教育领域的校外导师;另一方面,把好“准入关”,由院校结合各专业学位领域的实际需求,明确对校外导师的准入条件及要求。通过政策协调,打破阻碍专业学位校外导师队伍选拔的路径壁垒,真正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深度嵌入经济社会运行结构中,动员各行各业全面参与育人,实现经济社会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及效益最大化。

  充分完善基于校外导师自身优势的职责分工机制,明确校外导师的任务与权责。当前,大多数院校的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均需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但在职责厘清方面,尚需根据两者的优势对职责分工进行完善,以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优势互补效能。校内导师结合自身学术研究领域,从理论层面进行引领,教授研究生掌握学科知识及前沿理论动态,为实践打下理论基础;校外导师则需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带领专业学位研究生从学校课堂迈入社会实践课堂,满足研究生现场观摩、实地实习、参与实际业务等需求,将所学理论基础真正应用于实践。因此,校外导师的任务在于结合专业实际培养需求,为研究生提供与之匹配的外部社会资源供给及实操环境,实现两个课堂之间的有效对接。在权责方面,校外导师有权对社会实践课堂的表现及效果进行综合评判,并承担起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社会实践课堂中思想与实践行为的责任,在实践培养环节做到思想意识有引领、实践活动有组织、实践过程有管控、实践效果有保障。

  强化“四位一体”的校外导师指导科学监管机制,引导和规范校外导师培养行为。培养质量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导师在培养环节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上给予指导,另一方面从思想意识上给予正面引领。当前,各高校对校内导师的培养行为有一套较为完备的规范机制,但对于校外导师,由于工作环境与单位体制的不同,规则机制的适用力明显减弱。如何确保校外导师的培养行为,可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强化“四位一体”的科学监管机制:以国家政策法规为纲领、以院校具体要求为准则、以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为依据、以用人单位反馈为参考。校外导师的培养行为应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大框架之下依法依规进行,并遵守相关院校对校外导师提出的进一步细化要求。评价校外导师的培养行为是否合格,要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培养内容、效果的综合评价为依据,以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实际用工反馈为参考,从而完成“多位监管—规制培养—成效验证”的完整培养链。科学监管机制与培养行为规制两者相辅相成,以科学监管机制来规制培养行为,培养行为的规制又有利于保障科学监管的有效实施。

  创新校外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绩效评估机制,激发校外导师的内生动力。作为绩效管理核心组成部分的绩效评价,能够完成对培养质量的验证。目前,院校对导师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最常见的评价主体为:院校管理机构、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以上几类主体均是培养环节的直接参与者或培养成果的验证者。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角度来看,担任校外导师是其基于自身现有工作岗位所额外从事的兼职行为。虽然此行为一方面能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自身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利益及社会效益,但担任校外导师的正向效应并未在其现有工作单位的绩效评价中得以体现,这就造成校外导师的实际投入与产出不符。因此,校外导师工作单位应将本单位工作人员在院校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这一实际培养工作量,纳入本单位人员的绩效评价机制中,从而激发校外导师参与本职与兼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应将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激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人才培养。

  推动校内外导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协同共赢,促进效益最大化。衡量制度是否成功的标志在于能否实现主体效益的最大化。“双导师制”的制度效益最大化在于:一方面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校内和校外导师的理论与实践双重指导,另一方面也要实现校内和校外导师之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协同双赢”。通过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交流探讨和社会资源共享,校内导师能够及时获取经济产业部门的实际需求,并与自身科研领域紧密结合,将理论更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拓宽科研维度;校外导师则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过程,将实践对标专业理论,提升科学理论水平,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实践。因此,两者首先通过培养过程在能力上都得到了相互提升,其次将各自优势主动有机结合,构建起协同双赢的路径:以校内导师的理论基础为依据、以校外导师的实践经验为方向,共同探索科研新主题、研究解决新路径,从而推动科技平台的建设,促进科研成果的进一步转化,服务于社会产业经济的实际需求,做到产教融合,实现可持续的培养机制,促进效益最大化。

金融学博士|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会计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心里学博士|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医学博士|其它博士

 

 

关于我们 – 网站广告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c) 2010-2012   www.prcedu.org   中国在职博士招生网版权所有

感谢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支持  京ICP备12009768号-1